《海上日出》教学反思怎么写?( 七 )


课后练习1中的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要放在阅读全文最后理解,处理这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伟大 。神奇的赞美之情 。课文重点部分2-3自然段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太阳、海水、云霞有什么关系?在认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日出的奇观恰恰是因为海水的变换和云霞的映衬,而海水和云霞的绮丽多变又是因为太阳的出现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万事万物交相辉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绚丽无比 。这一部分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要放手让学生感悟,品味和积累语言,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当然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对于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词句教师要相机进行引导、体会,例如对“一纵一纵”的理解 。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可准备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观看海上日出这一过程 。作者在船上看日出,由于船在动,人在动,海水在动,看的人会不由自主地眨眼等原因,所以使作者产生了太阳像负着重担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的感觉 。古人讲:“情郁于中,必然发泄于外 。”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学生的情感和所学文章的情感融为一体 。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可从课外选取了描写日出的文字供学生对比阅读,以达到领悟语言,积累语言,最终能够运用语言的目的 。另外,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地观察大自然的,学习作者是怎样有序地描绘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并将这种写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怎么写?


这是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在途中写下的和篇杂记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景物的特点勾画出了一幅朝阳初升,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以结尾的“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重点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二三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观察到的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 。把这两个自然段作为一个整体,我依然是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是抓住日出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和太阳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 。接下来便沿着这两条线来读这个过程 。课文中的文字其实是很好懂的,在课堂上,我主要是想引着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如,“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纵一纵的”“冲破”、“跳出”等拟人化的写法在文中的作用,另外从这种带有感情的文字中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色的喜爱,乃至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
课后的作业显示,我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第一课时中,“边读第二三自然段,边在脑海中想像日出的景色”这个环节许多孩子没话可说,有的只但是是把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了“改装” 。以前这样的训练较多,孩子就应是能有所发挥的,但是这天的课文没有精彩呈现 。课后反思,可能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理性的线条太清晰,却削弱了课文的整体美感的感受 。那么在思路清晰与体会美、感受美这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中,怎样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