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六 )



《燕子》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燕子》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 。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现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录像,播放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休闲 。
二、不断丰富学生想象,衔接生活实际,促学生的语言积累 。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学得灵活,学得透彻 。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

《燕子》教学反思格式怎么样?


上完本课,我很高兴学生不仅兴趣十足,更重要的是本人认为学生确实学有所获 。哪个孩子的脸上不是喜气洋洋的,他们感到轻松乐学 。我回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上来说,本人是严重违反了年段目标 。因为三年级学生,本人提前学写信了,而且是特的认真对待了 。理由就是我在课前认真研究了本课的特点 。这篇文章是用倒叙的办法去组织的文本结构的,在加上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环保专题”来安排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人文生存的教育引导,要达到如情如义的境地那是不容易的 。如果说按照常规教学程序,难以达到学生能真正理解文本内容 。
本人在设想上,要是能以采访人员的身份或是书信的方式脱颖突破难点,或许效果真不错的 。于是,课前我破例教了学生学写书信 。但在讲述的过程中,本人并没有过多的去阐述什么书信属于应用文之类的文学常识,只是以一种固定的格调或是格式把人物记事活跃于纸上的一种形式,这样学生并不产生陌生感,反而有兴趣 。不过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非常地认真,也是严格要求的,实实在在地动笔练习了,效果非常好 。我用最熟悉的人或事把学生引进自己的教学区域 。比如,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妈妈说话,无论是好事,坏事等 。都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写出来,学生可有劲儿了,近十分钟的沉默,教室里一幅幅小深沉的小脸蛋,有女孩子几个孩子两手托着下巴,凝视着窗外,最突出的是一个叫卢洋的小男孩儿,只见他脸蛋上还挂着泪珠了,学生都在笑他呢!我特别关注了这一幕,走近孩子,他告诉我,因为妈妈错打了他,还告诉我那件事的经过,完全是妈妈无礼,“屈打成招” 。说着说着还真的哭起来了 。我借机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的委屈倾注于纸上,给妈妈写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