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美之比较 中华诗词之美

  1. C 2. C 3.A 4.B张惠言编《词选》,用他的观点以读温庭筠的词,就把温庭筠的《菩萨蛮》看作是一组有组织地写成的咏怀诗 。他解释第一首道:
    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
1..否,对比关系2.是 附: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3是4否5否 初服比喻原来的志向
尔雅 中华诗词之美 好的 加分4.A,
5.A,
8.
19.
1.是,不过好像是水墨画 。。。
2.
4.否,《人间词话》
5.
7.否 。
做不下去了,如果将这些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还是别学了 。
中华诗词之美选择题16、B
17、D
18、D
19、C
20、C
21、B
22、D
23、B
24、C
25、B
26、D
27、C
28、B
29、B
30、B
中华诗词之美1、C
2、D
判断
1、是
我要《中华诗词之美》期末考试了,下面是考题,求大致跟我讲一下有关内容,谢谢,急需!!!!!一般说起来,诗与词在意境上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相反、不同的地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却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在诗里能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馀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馀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额不好意思啊我不知道
谢谢你仔细的回答哈,不过你知不知道她是在哪一集提出这一观点的啊
求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作业答案啊,尽快,尽多的来 。(80个选择题,40个判断题)

【中华诗词美之比较 中华诗词之美】

你加这个群【尔雅通视频选修课4群】195826744,应该有不少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