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怎么写?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下面由小编精心整理的恐龙灭绝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1课《恐龙的灭绝》,这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文中列举了几种有关恐龙灭绝的说法,详略兼有 。纷纭的说法,大胆的推测引发了学生对恐龙灭绝这个谜的探索 。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
二、学生分析:
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应该是比较喜欢恐龙的,对恐龙也有很大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之上,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就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
三、设计理念:
从儿童的兴趣入手,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以生为本,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设计和展开教学 。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感受世界的奇妙 。
四、设计思路
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
五、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拓展恐龙灭绝的原因,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
2过程与方法:
谈话激趣,自渎,交流感受,以读代答,解疑,读中促悟,悟中积累,拓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
六、教学重、难点
弄清课文讲了几种恐龙灭绝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出相关段落 。
七、教法和学法:
针对儿童特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法 。
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
1、课件出示恐龙图 。
师: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 。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