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规教学反思写法怎么样?

小班常规教育反思
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 。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 。
我们班的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目标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接受,并且接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这一学期中,尽量保证幼儿能从游戏中获得教育 。
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 。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
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 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
一个班级能有良好的班级常规预示着这个班上的孩子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或者能和孩子们很好地相处,交流,与老师的关系融洽,能与集体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协调一致 。所以常规的培养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步骤 。初入园的小班孩子在幼儿园常规上是一张白纸,写满这张纸,我们得从白纸的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往下,一步步地慢慢地写好,写深刻,其实每一个常规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用游戏的我方法 。游戏性的情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令他们主动地参与常规的练习,并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如排队做操的常规,前排火车头,后面的小火车车厢跟整齐,孩子们都很乐意去开小火车 。
2.语言明确简练 。小班孩子耐心少 。就比如,我们常用的上课坐坐好的对唱就比较好: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等等 。
3.坚持每次的巩固 。坚持对于老师来说也许比较难,每一次去提醒孩子,说同样的话,也会令人感到枯燥,但相对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 。正应了那句话:习惯成自然,那就是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