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说课稿怎么写?( 三 )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本单元是一个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借鉴吸收,同时进行适当的分析评价 。因此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我与地坛》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 。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品位作者沉静、细密、抒情的语言 。
(二)能力目标:学习对散文的整体感知和借鉴吸收 。
(三)德育目标: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生与死的感悟和对母爱的感悟 。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 。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与地坛》是一篇充满着哲理和感情的散文,它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情义浓厚,文辞优美 。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体会,完成情感的自我升华,很显然要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 。本堂课在学法上,我主要采取课前自学和课堂品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播放朗读录音,充满感情的讲述和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形式的品读来使学生揣摩文意,感悟哲理;通过分组讨论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感悟母爱,拓展延伸,并通过作业写读后感《地坛给我的启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语文能力 。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
(一)导入:
平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平,为什么不给我一张漂亮的脸蛋,有了漂亮的脸蛋,又抱怨为何没有更聪明的头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等等,我们总是没有学会感恩,没有学会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感谢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感谢周围存在的许多东西??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会恐惧害怕吗?
学生发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铁生他在生命最灿烂,最狂妄的年龄——21岁,忽然瘫痪时,面对生与死,他又有怎样的感悟?又是什么给了他生命的真谛呢?
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近作者与读者(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步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