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工伤1-10级不同赔偿津贴及待遇标准,具体如下:
工伤赔偿一览表
补偿类别工伤等级定期伤残津贴一次性待遇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企业支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级本人工资×90%本人工资×27个月————————2级本人工资×85%本人工资×25个月————————3级本人工资×80%本人工资×23个月————————4级本人工资×75%本人工资×21个月————————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5级本人工资×70%(企业支付)本人工资×18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8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34个月6级本人工资×60%(企业支付)本人工资×16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6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28个月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本人工资×13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4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20个月8级————本人工资×11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2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6个月9级————本人工资×9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0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12个月10级————本人工资×7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8个月社会月平均工资×8个月
没级别的工伤怎么赔偿
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造成身体损伤的,因伤情不一,相关赔偿项目也应根据伤情等情况才能确定 。劳动者认为伤情严重,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但如果经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并经过上一级鉴定机构复核,工伤职工的伤情,仍评不上伤残,那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中,将不会有关于伤残的相关赔偿项目 。同时,即使不构成伤残,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仍应依据法律规定,支付以下实际产生的工伤待遇项目:
1、治疗工伤所发费的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
2、实际住院期间的住院伙食补助费;
3、如因伤情需要,前往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费;
5、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 。
当然,上诉项目的具体的赔偿数额,仍需要根据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资水平、所在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的标准,具体计算才可以最终确定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工伤待遇赔偿数额 。
工伤期间不上班工资怎么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