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大全 求20首古诗词鉴赏( 七 )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 。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 。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
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 。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
诗词鉴赏大全 求20首古诗词鉴赏

5、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
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 。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
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
6、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 。
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词、句:诗中的词、句处在统一意境中,只有在诗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如注意了《月夜忆舍弟》的总体意境,就能正确理解“月是故乡明”——因思乡念故乡而备觉故乡的月更明 。
要把握特殊语法现象:为了合乎作诗词的规则,所以往往有变式句存在 。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等 。
7、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 。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 。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
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
互文:在连贯性话语中,将本应含在一起的词语,分别安排在上下两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 。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
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夸张:如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古诗词常用的修辞还有拟人、反问、反复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 。
8、注意关注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
9、注意明察考题暗示: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
10、注意运用联想、想象: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 。如王驾的《雨晴》,作者没有描写邻家院子景色,但写了“蜂蝶纷纷过墙去”这一实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