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诗词 表示踌躇的诗句( 二 )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出处:《节妇吟》
作者:张籍
译文: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出处:《春望》
作者:杜甫
译文: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
“踌躇遂初赋”出自哪一首诗词《于彝甫用许右丞别黄岩韵见寄亦用韵答之》 宋/孙应时
世道从来久,襟期我辈知 。踌躇遂初赋,叹息考槃诗 。
歌断尊长破,心存喜未衰 。江湖秋叶外,千里更愁思 。
“入告莫踌躇”出自哪一首诗词?《送杨德润赴礼部试》 宋 王之道
“若逢盘错少踌躇”出自哪一首诗词?《送简簿》 宋 王炎
“先生只恐自踌躇”出自哪一首诗词?《呈菊坡先生陈枢使》 宋 宋伯仁
踌躇思绪是哪首诗诗词名----踌躇思绪原文丁酉年春,淫雨霏霏,薄暮冥冥,登斯楼也,眺望冥想,古今三十余载,至今仍未通财,思不解,迷不开,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不甘心,不落处,吾视吾,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诗词作者----五毒公子----戴晔
“望西都,意踌躇”出自哪首诗出自《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元---张养浩
1.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踌躇诗词 表示踌躇的诗句

2.译文: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
3.赏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 。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乃其余事 。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 。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