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读后感怎么写?

《共情的力量》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共情的力量》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共情的力量》是一本心理学疗愈书籍 。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先生,意大利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成员,著名心理学家 。他首次将共情能力与认知疗法结合,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习者,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运用共情的力量,影响广泛 。许多专家学者、美国心理学会都力荐此书 。
在书中,作者以极大的勇气和真诚向读者披露了自己痛苦曲折的心路历程及自我救赎的故事 。作者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移民家庭,全家人和睦友爱 。不幸的是弟弟大卫大学退学、从军不得志、与不良少年结伴染上毒瘾,最后卷入抢劫案异国自杀 。作者及其父母一直都没有放弃大卫,极力想挽救他,结果事与愿违 。作者是最后与弟弟联系的人,这一结果使他深深地陷入自责中不能自拔,几乎毁掉自己 。当时作者已经心理学专业博士在读,了解所有心理学理论,知晓各种治疗技术 。事后反省使他意识到心理治疗中贴标签、模型化治疗的不足 。随后用了25年时间去探索一条心理治疗方法——“这就是共情之路,这也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种能够把我们从绝望带到希望、从怨恨带到宽恕、从害怕自己的软弱带到相信自己潜能的途径" 。凝聚25年心血,怀着“跟那些正在遭受痛苦,奋力想从绝望中找到出路的男女老幼一起工作"的善意,写成一本“让读者看得懂的书 。"
本书一条线索两部分 。主线索是大卫染毒自杀使自己陷入自责的故事;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讲述大卫的故事及自己的对共情的思考与探索;第二部分“共情,你真的做到了吗?”作者给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案和方法 。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共情的潜能,“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回应的能力”,“共情的实质就是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别人的灵魂中,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 。“通过共情,我们能够克服恐惧,学会相互之间重新建立连接,这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 。”每次读到这里,深深感受到共情的力量 。通过共情,能够提升自己,能够和谐亲情,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及家庭各类关系;通过共情,能够和睦友情,优化各种人际关系,避免生活阴暗面的影响,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温馨优雅的.心理生态环境 。
如何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呢?作者认为,共情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诚实、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八种行为训练来获得共情能力 。方法也很简单,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了解“自己是谁,又知道自己不是谁”,诚实地对待自己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