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余秋雨|易中天为何瞧不起余秋雨?( 二 )


作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成长于书香世家的易中天,在成名之前也是标准的科班出身 。青年时期的易中天,和余秋雨一样醉心于文学创作 。但易中天深知,要文艺,先生活 。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孤身跑去了新疆建设兵团 。
易中天 余秋雨|易中天为何瞧不起余秋雨?



在边疆习得的一口纯天然、原生态的语言,不仅让易中天亲近了劳动人民,还让他了解了劳动人民的趣味 。2006年,央视请他去录《百家讲坛》,开出了一期1000块的酬金 。在吃遍了挫折与苦难之后,易老师终于在全国人民面前火得一塌糊涂 。
我们无法否认,易中天在品三国上的风采,是后人所难以超越的 。易中天的成就,不在于学术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将 “教书匠”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
普罗大众在生动活泼的讲述中,感受到了学术的可亲,体味到了知识的有趣,这才是他带给这个时代的最大价值 。
易中天 余秋雨|易中天为何瞧不起余秋雨?



自古文人相轻
近些年来,“文人相轻”的景象愈发多见 。通常而言,能够在学问上自成一派的学者,一定是非常自我的人 。如果一个人无法坚持自我、没有独到的见解,只会人云亦云、随声附和,那么他也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只能拾人牙慧而已 。
为了证明自家学说的优越性,为了维护自家流派的道统,文人之间互相轻视、争来斗去便是司空见惯的局面了 。各路名家们为不同的观点和见地不断发声,互相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与著作,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易中天 余秋雨|易中天为何瞧不起余秋雨?



有作为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易中天紧紧按压住时代脉搏,执着追求真理,不惧俗势围攻 。这一腔孤勇,在当今这个媚上文人满患的浮躁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
而余秋雨作为中国戏剧理论的扛鼎人物,研究成果斐然,他三十年出版的著作至今仍是戏剧学科的权威教材 。论学术地位,他更胜易中天一头 。
易中天与余秋雨,都是所谓的“文化明星”,他们启蒙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文学与历史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多年过去,昔日的浮沉往事已成过眼烟云,世人也不必过于纠结他们二人的恩恩怨怨 。一切是非对错,都交由时间去评说 。

【易中天 余秋雨|易中天为何瞧不起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