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泛海解译 王阳明的《泛海》什么意思
泛海 王阳明
险夷原不滞胸中 ,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 月明飞锡下天风 。
译文
【诗词泛海解译 王阳明的《泛海》什么意思】
一切艰难险阻 , 在我看起来 , 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 , 不应停滞于心中 , 而天空的颜色 , 是洁净湛蓝的 。夜深人静时 , 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 , 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 , 尽是大起大落 , 如海中波涛一般 。我将乘天地之正气 , 秉光明的心地 , 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
鉴赏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 , 有一股正义的豪情 , 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 , 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 , 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 , 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 , 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 , 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 , 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 , 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 。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 , 只要我心不为所动 , 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 , 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 , 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 , 恐惧不闻 , 养得此心纯是天理” , 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 , 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 , 月明飞锡下天风” , 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 , 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 , 驾着天风 , 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 , 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 , 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 。说到“静”字 , 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 , 一个说是风动 , 一个说是幡动 , 惠能却说 , 都不是 , 是你们的心在动 。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 他说 ,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 , 只有这个灵明 , 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 。我的灵明 , 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 , 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 , 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 , 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 , 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 , 《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 , 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 , 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
文言文翻译《谢公泛海》一、翻译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 , 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 。有一次起了风 , 浪涛汹涌 , 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 , 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 。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 , 不发一言 。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 , 便仍然摇船向前 。
一会儿 , 风势更急,浪更猛了 , 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 , 坐不住 。谢安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如此 , 那就回去吧”大家立即响应 , 就回去了 。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 , 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 , 安定国家 。
二、原文
谢太傅盘桓东山 , 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 , 孙 , 王诸人色并遽 , 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 , 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 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 , 浪猛 , 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 , 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 , 足以镇安朝野 。
三、出处
南朝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
扩展资料一、文中的谢太傅人物形象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形容展望未来的诗词写法怎么样?
- 青春诗词|十首关于青春的诗歌,以青春为主题赞美歌颂青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