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诗词 描写春光的古诗词.( 三 )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东方虬《春雪》
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见:显现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