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诗词 安徽省六安市名字的由来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 , 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 , 别衡山国为六安国 , 兼有“六地平安 , 永不反叛”之意 。因舜封皋陶于六 , 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
六安 , 安徽省地级市 。中华民国成立 , 六安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 , 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 。2015年12月3日 , 国务院(国函[2015]206号)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 至此 , 形成今六安市行政区域 。
六安市诗词 安徽省六安市名字的由来

扩展资料:
地理位置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 , 地处江淮之间 , 东邻省城合肥市和巢湖地区;南接安庆地区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地区隔河相望 。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 , 北纬31°01’-32°40’之间 。
截至2019年 , 六安市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有130个乡镇、8个街道、106个城市社区、245个农村社区 , 1831个行政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安
六安市的来历六安历史悠久 。上古时 , 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 。“皋陶卒 , 葬之于六(音Lu) 。禹封其少子于六 , 以奉其祀” 。故六安又称“皋城” 。至西周 , 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 。秦属九江郡 。公元前121年 , 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 , 置六安国 , “六安”之名沿袭至今 。
寿县是楚文化的故乡、豆腐的发源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早在2000多年前 , 这里就成了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春秋战国时期 , 地称州来、寿春 , 先后为蔡、楚两国的建都之所 。秦汉时曾为九江郡治、淮南国国都 。西晋为扬州州治 , 东晋改称寿阳 。隋唐为寿州 。1912年后称寿县
霍邱县位于六安市西北部 , 淮河中游南岸 。西周为蓼国 , 春秋为楚之蓼邑 , 后曾建置安凤、阳泉、松滋等县 。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置霍邱县 。
金寨县位于六安市西南 , 皖鄂豫三省结合部 。原名立煌县 。1947年9月刘邓大军解放金家寨 , 改县名为金寨县
霍山春秋属楚 。汉为潜县地 。南朝梁置霍州 。梁天监六(公元507年) , 置岳安郡岳安县 。隋开皇初年改为霍山县 。唐以后曾一度改名开化县、武昌县、盛唐县 。明弘治年间复置霍山县 。
舒城县位于六安市东南部 。古为群舒国地 。汉置舒县 , 后又析置龙舒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定名舒城县 。
安徽省六安市的历史沿革 六安地区建置历史悠久 , 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故六安城又称皋城 。
西周至春秋 , 封国林立 , 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 。战国时期 , 诸侯兼并 , 先后隶属吴、楚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 , 楚都寿春(今寿县城) , 称郢 , 后亡于秦 。
秦统一中国 , 实行郡县制 。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 , 置潜县 , 其余属九江郡 , 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 。
楚汉相争 , 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黥)布为九江王 , 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 。西汉行郡国制 , 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 。淮南国仍都六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 , 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 , 徙都寿春 。今地区辖地 , 先属九江国 , 后属淮南国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 , 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 。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 , 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 , 舒城县属庐江国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 , 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 , 二王自杀 。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 , 改衡山国为六安国 , 兼有“六地平安 , 永不反叛”之意 。六安之名由此始 。以后郢国交错 , 迭经兴废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 , 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 , 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 , 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 , 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 , 置潜县、龙舒二县 , 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 , 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 , 郡治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