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动词在古诗中有几种用法

使动,意动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
文章中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是什么它的作用主要包括:
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
2、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达到推陈出新,增强生动性的效果,或幽默风趣,增强形象性的效果 。
引用作为一种常见修辞方法,通过在文章中有意引用诗句、名人事例、格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看法 。
动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动词在古诗中有几种用法

扩展资料:
在文章引用古诗和人物事迹的手法是“引用” 。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 。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 。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
古诗词中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无一动词的手法叫什么叫列锦,也叫列景
列锦:由几个名词或定名结构组合在一起,没有谓语,构成一种特殊句式,这种特殊句式经过读者对其语义的联想和补充形成一个画面,能起到写景,叙事,抒情的作用.
动词在古诗中有几种用法使动,意动
所见古诗中的动词有《所见》古诗中的动词有:骑、振、捕、鸣、闭、立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古诗《绝句》诗中动词有几个?《绝句》诗中动词有四个,分别为鸣、上、含、泊 。
鸣míng:鸣叫 。
上shàng:飞上
含hán:包含
泊bó:停泊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如下: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万里东吴开来的船只 。
语文古诗里面不用动词,不用虚词 。只用名词连接是用的什么手法列锦手法 。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格 。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 。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 。
再如 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

【动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 动词在古诗中有几种用法】

经典的列锦还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