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在几小时内上报( 二 )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 。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定义,各地规定大致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二是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
如何减少或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1、教育培训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增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安全生产 。
2、管理监督
由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组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制定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安全标准,求其共同遵守,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
3、安全操作规程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不同的岗位应专人专岗 。
4、工程技术措施
对设备、设施、工艺、操作等,从职业安全卫生角度进行计划、设计、检查和定期保养的措施 。
5、严格执行作息制度,避免疲劳过度地工作 。
6、环境保护
生产场所的环境,往往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所污染,如粉尘、毒物、噪音、辐射等 。劳动者在此环境下工作,其健康就有可能受到损害,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治理上述危害,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 。
7、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工伤事故的发生除了有许多“不可抗拒的”“难以预测的”情形外,还有大量的工伤事故是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作条件对人的影响造成的 。为了避免或减少工伤事故发生,我们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早期介入管理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的萌芽状态,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事故的发生 。
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工伤事故,工伤事故包括哪些类型?
在我国,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将工伤事故分为以下三类:
1、根据损伤原因划分,一共20种,如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内害等;
2、按照损伤程度划分,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