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秋露意象的诗词 带有意象的诗句大全( 二 )


何谓“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 。“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 。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 。
(一)“……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欧阳修《秋声赋》)山川寂寥、草木零落,惨淡、萧条、凄切,秋天景象也是作者心中块垒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在骚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宋玉《九辨》萧瑟冷落的秋景与幽怨悲哀的情绪有机联系起来 。)
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怀较为突出: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孟浩然《早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了思乡的情绪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 。“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震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 。
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 。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迈 。
与游子、征人的“悲凉”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舍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诠期《独不见》)“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凄凉的心境 。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 。“银烛秋风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心情 。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