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诗词背景图 春夜喜雨的写作背景( 三 )


【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 。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接下来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好在“润物” 。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 。然而也有例外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 。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 。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 。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放眼四望: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 。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 。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
--------------------------------------------------------------
【简析】:
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 。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 。
诗歌意在盛赞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份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描绘得如此细腻逼真,曲折有致,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杜甫洞幽显微,体物察情的艺术功力 。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他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结合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来对比赏读,我们必将获得对杜诗另一种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5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