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舞蹈主诗词 “赞美广场舞”的诗有哪些( 四 )



低回莲破浪,
凌乱雪荣风 。

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 。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
(李群玉
《绿腰》


16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
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
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

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
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

(吕同老《水龙吟》)
舞蹈桃夭的解说词《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表现了姑娘待嫁的心情 。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 。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看过这样的舞蹈不禁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 。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
正如诗经中《桃夭》所展现的一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整个作品中完全展现了待嫁女子的羞涩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 。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
随着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 。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 。取自《诗经》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艳若桃李的面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四月盛开的桃林之中,妙龄少女们嬉戏玩闹着,少女的清脆笑声伴着桃花的香味扑面而来,充满着生机活力的舞姿如同枝头桃花般在这美丽的世界怒放 。
粉绢白衣和粉嫩的妆容,待嫁少女那娇羞的眼神,掩面时流露出的女儿家的羞涩……被舞者们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绎,伴着的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素洁高雅,紧跟而后的快板却表现了少女们独有的调皮与活泼,明媚的眼眸、红扑扑的少女羞脸庞伴着那身桃色绢裳,观者无一不被这桃树精灵所吸引 。
舞者们挥舞着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纱翩翩,在一片片桃花花瓣中蕴藏着的是少女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期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美丽如桃花的少女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有着最最美好的想象 。
我作为外国语文娱部部长,在迎接学院50年校庆之际,选择了《桃夭》作为表演节目 。在排练过程中我作为这支舞的负责人,对《桃夭》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
作为汉唐古典舞标志性的动作——抛袖和翘首折腰在《桃夭》中频频出现,在舞者们翘首折腰的动作中,少女们一颦一笑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更让人感受到了独属于少女的那种妩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动中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