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有没有?(23)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 。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 。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 。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 。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 。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 。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 。
(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
1、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
B.“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 。
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
D.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自然结果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
B.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
C.《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 。
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