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书法欣赏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长征》的草书是什么( 二 )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
连继出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这一连串的地理名词递进不仅是交待了故事的递进,也交待了心理感受所引起的层层情绪递进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
毛主席诗词书法欣赏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长征》的草书是什么

扩展资料: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七律 长征》中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指的哪三军?毛主席诗里指的是:
红1方面军、红2方面军、红4方面军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
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年 10月,而这时还在岷山之南的松潘草地及其以南的红四方面军,不仅没有北上越过岷山,反而正在南下川康藏族聚居区;其二是,红二方面军的成立是1936年 7月5日,这个时间比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晚了九个月,毛主席显然不可能把没出现的事情写进诗里 。
“三军”这个词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泛指红军队伍” 。因为《长征》一诗是毛主席写的古体诗,在古文中,“三军”有四种意思,这在《辞源》中有详细的解释和例文,而《辞源》中四个义项的第二项即是:“军队的通称”.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毛主席诗词书法欣赏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长征》的草书是什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
毛主席诗词书法欣赏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长征》的草书是什么

拓展资料创作背景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 。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 。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 。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 。毛泽东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 。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
《七律长征》全诗的繁体字怎么写?1.《七律长征》全诗的繁体字写法如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军过後尽开颜 。
毛主席诗词书法欣赏七律长征 毛主席诗词《长征》的草书是什么

2.翻译: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