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皇太极性命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怪病?

皇太极是清朝的第二位皇帝,但是他最终的结局却是突然暴毙,这也揭开了清朝皇帝离奇死亡的序幕,史料中有关清朝皇帝的死都讳莫如深,那么导致皇太极猝死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于皇太极的死因,学术界观点不一,但根据原始史料的记载,目前有两种说法:
1、无疾而终说
清朝官方文献记载,皇太极是在晚间无疾而终 。顺治年间编纂的《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去世当天如往常一样,白天忙于处理政务,休息之前还在崇政殿召见了科尔沁蒙古王妃与固伦公主,赐予了她们从明朝掠夺来的缎匹财物 。最后,皇太极回到清宁宫就寝 。在这期间,他并未有过异常表现 。但他的生命却在这个夜晚走到了尽头 。“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上在位十有七年,寿五十有二 。”后来的《清史稿》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可以说这是清廷的官方说法 。
2、因“痰疾”而终
关于清太宗的死因,当时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存在 。我们可以在明朝遗民管葛山人(据传为彭孙贻)的《山中闻见录》中可以看到 。在其前六卷“女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八年辛未初十,清太宗以痰疾殂于沈阳 。”相比清廷史官,作为明朝遗民的彭孙贻不会忌讳什么,因此他的记载有可能更加客观 。
皇太极的“既往病史”
想探究清皇太极的死因,我们不能单从记载他死亡的史料入手,而应该向前推进,检查检查这位皇帝有没有什么“既往病史” 。
【带走皇太极性命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怪病?】通过检索关于皇太极的史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自幼跟随父亲努尔哈赤东征西伐,戎马一生的满族皇帝,身体状况却是不怎么理想 。
《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五年,清军准备大举入侵中原,皇太极派遣大军围困锦州城 。崇德六年八月,明朝以防派遣大将洪承畴解锦州之围,洪承畴携13万大军,出关力挫清军 。清军前线告急,皇太极闻讯立刻调集其他八旗精锐,定于八月十一出京亲征 。但“因鼻衄,故缓三日,鼻衄尚未止 。”四天后,鼻衄状况仍未好转,但因前线吃紧,皇太极不得不坚持出征 。“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碗,行三日,衄方止 。”最终,皇太极昼夜兼行500余里,支援松山清军,并最终击败明军,明军经此一役损失五万余人,自此“关宁锦防线”告破,清军取得了入关前至关重要一役的胜利 。
松山之战,清军依靠皇太极的及时救援取得了翻盘,但从史料中我们也可以得知,皇太极鼻衄病症十分严重 。什么是“鼻衄”呢?其实就是流鼻血 。不过皇太极的流鼻血并非偶发,而是一种宿疾,已经严重到影响他出行的地步 。最终,皇太极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而是忍痛出击 。为了不影响一国之主,一军之帅的形象,他用碗盛着鼻血,竟然就这么骑马走了三天,赶到了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