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如何写?( 九 )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激发学习兴趣 。
第三 , 这一节课我采取了多媒体教学 。我认真用powerpoint制作了课件 , 把抽象的数学以动态、简单的动画出示在学生的面前 , 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分析例题时 , 我用动画演示了稀释液的配制过程 , 并对浓缩液和水及稀释液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直观分析 , 加深学生对按比分配问题的理解 。
第四就是指导观察分析 , 培养思考能力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 , 边思考 , 达到学有所思 , 学有所获的目的 , 这样 , 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 , 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
第五就是重视应用 , 正所谓“学以致用” , 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 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 可谓一举两得 。
六、教学程序
(一)、知识铺垫 , 问题引入
1、知识铺垫:“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本班总人数为30人 , 女生占三分之一 , 男生占三分之二 , 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并把得数用比的知识或分数的知识说一句话 。
2、问题引入: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分配
男生8人 , 女生16人 , 将48个卡片平均分成两份 , 分给男生组和女生组 , 这样分合理吗?那怎样分才合理?
这样安排 , 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 , 通过平均分引出按比分 ,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 , 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
(二)、交流探索 , 掌握方法
1、提出关于配制稀释液的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液”的意思 。
2、出示例2 , 在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 。
首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 , 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 然后利用课件演示稀释液配制过程 , 帮助理解题意及掌握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这道题配制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配制?重点理解“按1:4配制” 。再接下来鼓励小组合作尝试多种方法解答 , 教师进行指导 , 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最后提示学生进行检验 , 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
3、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什么结构特点?怎样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 一般学生总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地依据提出的方法调换教学顺序 , 并引导学生掌握两种不同的结题方法 。安排学生的小组讨论方式能使学生一开始就畅所欲言 , 把几种不同思路比较和联系起来 , 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掌握方法 , 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检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