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焰诗词集 墨之焰诗词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墨之焰诗词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墨之焰诗词集
作者:墨之焰
小说《殇情》相关
更新时间2009-5-11 4:00:22字数:31
 搞了半天,还是不知道小说怎么建不起来的 。先传到这里吧 。。。
论古体诗
更新时间2009-8-9 17:49:24字数:549
 古体诗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歌行,诗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云,为日后的古体诗的博大精深奠定了基础 。至唐,古诗分解成两大系:格律化的绝句和律诗,称“近体诗”;二是古风的承袭,格律不严,比较“自由”的古体诗 。这也是当代旧体诗创作的两种基本体式,互补共存,各领风骚 。
今人创作古体诗,该何去何从?严格传承古风,遵循格律?今人不同古人,古人学的自然语言就叫文言文,文言文功底远非今人所能比拟,况尚有许多字音古今不一 。现在人写古体诗要“现代化”,少了束缚,自由发挥,应时而变,不至于因文害意思,为形式所累!
古体要传承,却不是一味遵循 。古今不少名篇名作不拘泥清规戒律,深入简出,悦目顺口,可见诗词最高境界不是形而是质 。若一味遵前人之格律,势必要在平仄等一套格律上耗神废智,反难以随心所欲的表现,导致形式对内容的侵害,不自然 。
现代人写旧体诗,有格律严整,内容精好,时代感强,当然最好 。若过分讲究格律用典、平仄音调,为艺术而艺术,出手显得古奥、晦涩,文绉绉的,雕琢痕迹太重,就不可取了 。
任何时代的经典传承都会经历演变发展,汉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
请采纳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有哪些?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争插新桃换旧符
总把)

2、中秋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3、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6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7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