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诗词鉴赏练习题 如何赏析诗歌蒹葭( 三 )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 。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 。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 。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 。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 。露之为物瞬息消亡 。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 。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 。一理也 。霜者露所凝也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 。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 。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 。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 。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 。“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
九上诗歌鉴赏 关雎和蒹葭《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 。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着的追求 。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 。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 。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 。这两句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内蕴深远 。在这样一个萧凉凄清的早晨,却有一个人沿着芦苇岸边踯躅而行,他在追寻什么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着河的对岸,那也许就是他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 。“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 。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心神摇曳起来 。神思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环抱的小岛上向他遥遥招手 。“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 。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
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第二、三节的内容与首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的词语,避免了诗的呆板和累赘,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 。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