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中国古人对吃有着近乎疯狂的迷信,相信以形补形 。
所以脑子不好吃猪脑,心脏不好就吃猪心,肾脏不好就吃大腰子金钱肉,但是真的有用吗?
有用,吃了不饿 。
泡枣这种东西也是以形补形的产物,但是其理论基础略深,涉及百思特网到阴阳理论 。
有人说泡枣的历史很古早,在周穆王时期就有了 。
当年周穆王架着八条龙周游天下,遇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和他玩的很嗨,怕他身体顶不住于是给了他几颗枣,补养身体,据说枣西王母自己泡的 。
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古人玩的这么奔放吗?
白袍同学去找来原文看了一下:

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 。……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导以文虎、文豹,后列雕麟、紫麇 。曳丹玉之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共玉帐高会 。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又进洞渊红花,嵚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青花白橘 。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 。黑枣者,其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 。
人家西王母就是和周穆王喝酒唱K,类似今天驴友们那样旅游了几天,而且枣就是很普通的枣子 。
虽然故事中把枣树描写的很夸张,那棵枣树有和人参果树一样的神异,百年一开花结果,但长出来的也是枣啊,人家西王母没有二次加工,把干枣变成鲜枣给周穆王吃 。
西王母给周穆王吃的是枣树上长出来的仙枣不是泡枣 。
最早关于泡枣的记录,可能来自清朝的小说《夜百思特网雨秋灯录》 。
这是一部类似《聊斋志异》的神怪小说,郭德纲有个评书系列叫《夜雨秋灯话鬼狐》灵感大约也是来自这部小说 。
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夜雨秋灯录》有一个故事,故事中喜欢泡枣的人是一个死变态的特殊癖好 。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巫师叫金鼎,误入土匪窝子 。
土匪让两个角色美女招待他,金鼎不为所动,美女忽然觉得他是好人,想以身相许,于是和他说了实话 。
土匪头子是个是个天生的死太监 。
太监不能人事就会想一些不是人干的事,比如吃阴枣和哀梨 。
阴枣就是找年轻的姑娘给他泡枣吃,哀梨就是掠来年轻的男子,让他们和泡枣姑娘一夕欢愉,然后在他们最开心的时候一瓢凉水浇在心口,一刀挖心 。
这有点像水浒传中王英干的事儿 。
找来金鼎倒不是为了吃他的哀梨,而是用他祭祀河神 。
土匪在水上为祸,每年都要祭奠河神,让河神保佑自己生意兴隆 。
他祭奠河神的祭品不是牛羊而是活人,巫师 。
这种方法可能也是来自古代,最先这么干的人是一个战国人,叫西门豹 。
泡阴枣是怎么泡的|泡枣的起源和传说




祭奠河神是要祭品给河神带话,捎去慰问,当然就需要祭品开心了 。
祭品整天愁眉不展,也不会给河神带去好印象不是 。
所以土匪找了自己手下最好看的两个泡枣女孩招待巫师 。
金鼎知道真相后,设计跑了,他是巫师当然有办法跑出土匪窝 。
这个故事中的阴枣不知道是不是清朝先有其事,然后被编入故事里 。
不过明清有很多很变态的玩意,比如很多文人喜欢小脚的臭气,他们写了很多捧小脚的文章,对小脚如此喜欢,喜欢吃阴枣大约也不稀奇,人变态起来其实挺变态的 。
现在还有人喜欢尿疗,现在有人喜欢人体盛 。
想想这东西真有营养吗,或许,有人就是喜欢这种与众不同的进食过程 。
吃泡枣的人给自己找的理由很多,比如枣属阳,晒干后的枣子阳气更重 。
这就像被雷劈过的枣木可以辟邪一样 。
而让女子腌制一宿的枣,早晨吃下,谓之阴阳调和 。女子为阴,夜间为阴,古人解释这样做出的枣子最是滋补 。
据说四川有个姓刘的地主,生活奢靡,每天用泡枣当早餐 。
据说而已 。
吃泡枣这事儿毕竟属于隐私,都是小圈子的秘密,没有广为流传 。
现代人们知道泡枣是咋回事,完全是赖两部小说的影响,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两部小说几乎同时出版,又影响巨大 。
《白鹿原》写的是古代经百思特网典的泡枣 。
《废都》写得是现代改良版的,把泡枣换成了泡荔枝 。
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在繁华背后,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如泡枣这种低调的食品私下流传,然后被作家捕捉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