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五 )


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 。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
见背: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
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 。
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 。”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
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
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
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含贬损之意的:
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
掣时: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
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
捉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
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
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
梨园;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
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 。
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 。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
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 。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 。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 。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
列举三种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并指出其象征意义其实在我们的古典诗词中是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意象的
有不少甚至在现行文化中也仍然有其象征的意义,
那么就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说的不好请莫砖来
1.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也象征着离别,孤单,多与秋天连用
比方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把那份孤单凄凉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 。
也有易安居士的“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与秋雨结合,冷清之意顿时凸显 。
2.杨柳
杨柳多惜别,虽然春景总少不了柳,但柳同留,当然留是留不住的,古人多谐音而用来表达惜别之情 。
更有“灞桥烟柳”等专属离别的场景意象,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诗句更是直接道出其离别时起的作用
3.鸿雁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于是浪漫的文人们就创造了鸿雁传书的意象 。但凡相思之情中偶尔要透出喜悦来的时候,文人们就会利用鸿雁来表达了 。在古老的诗句中也有 鱼传尺素 的故事,当然那是特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