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句|10首经典诗词( 二 )




目标是照亮人生永不熄灭的火炬,它能照亮脚下的路,让你前行起来更有力量 。


05


《白鹿洞》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有一个理念:回归本心,沉下心来做事,才是人生真正的出路 。


一个秀才认为自己写的文章非常好,但他没有通过进士考试 。


于是抱怨到:“主考人没有水平,不识货!”


一旁路过的禅师听了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


秀才很不服气嚷到:“你看都没看我的文章,为什么说我的文章不好?”


禅师说:“看你心浮气躁的样子,怎么写出好的文章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那些懂得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 。


真正把事情研究透彻,才能发现问题在哪,进而更精确地解决 。


06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


——摘自唐代韩愈《百思特网赠别元十八协律》


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对事情进行有序分析;清醒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自信 。


孙膑在受辱之后,如果没有重新振作搜集整理,苦心研究,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哪有《孙子兵法》这本书的存在?


越王勾践在战败受辱之后,如果没有积蓄力量,寻找错误,数十年如一日养精蓄锐,哪会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史事?


人生不可避免走一段难走的路,但保持清醒,就不会萎靡不振;


清醒,也是一种忧患意识,看到过去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弥补当下 。
经典诗句|10首经典诗词



07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困境,既消耗人的精力,也考验人的体力 。


气象学家竺可桢15岁读中学时,因为身体单薄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


有人挖苦他:“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 。”


竺可桢非常气恼,立志要锻炼好身体 。


于是连夜制定了计划表,并严格执行;每天鸡一叫就到操场上跑步、舞剑、做操……


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体质明显增强,再也没请过一堂课的病假 。那些讥讽他的人,也称赞他是“智体并重”的模范 。


陆游在《小室》里有说:“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 。”年老的时候,还有个好身体,就不怕秋冬季节的漫长 。


健康,是人生改运的基本盘;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前行的底气 。


08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


——摘自荀子《劝学》


清朝金缨在《格言联璧处世类》说百思特网:“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


不懂得反省自己的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 。


一只狐狸过篱笆,脚滑了一下差点掉下去,幸好抓住了一枝蔷薇,但同时也被蔷薇身上的刺扎破了脚 。


狐狸就向蔷薇抱怨道:“你太不任性了,我是向你求救,你却扎破我的脚 。”


蔷薇说:“狐狸你错了,我身上本来就有刺啊,是你不小心,才被我扎破的 。”


正所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规律反省自己,不把问题归结到别人身上,发现自己的缺点,还有机会进行改正 。


09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


先贤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17岁,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撒手人寰 。


生活上,极度清贫,且经常遭到族人和周围人的歧视 。


学习上,条件非常苛刻;当时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只能一字一字地用刀片刻在竹子上,而《易经》就是孔子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


由于经常翻阅,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