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坡诗词 桂林文明诗词歌赋

《桂林赋》-原文
何开粹海上有蓬莱瀛洲,无非神话;岭南有人间仙境,此乃现实 。斯地也,北以五岭崇峦为屏,南以桂柳运河为襟,东南连苍梧之沃野,西北以三江为芳邻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杜甫遥闻,赋诗盛赞:“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
宜人者,何也?首推山水,秀甲天下 。青山秀水,蕴含天地灵气;奇洞美石,疑是鬼斧神工 。山如叠彩、独秀,
桂林山水水如漓江、阳江,石有望夫、试剑,洞有芦笛、七星,四绝并美,众景不同 。倘若泛舟漓江,仿佛置身画中 。百里江流,澄澈碧绿;万簇奇峰,嵯峨玲珑 。时而烟雨迷蒙,星山七仙女含羞掩面;时而云霞明丽,画山九神马奋蹄嘶风 。阳朔城边,峰绽碧莲;月亮山旁,伞张古榕 。月光岛蛙声时闻,半边渡渔歌遥送 。品罢漓江画廊,再探仙洞神宫 。象鼻垂吸水月,城徽永在;渔郎还珠洞口,廉行世从 。芦笛传歌,洞中钟乳纷呈太虚幻境;伏波试剑,崖边断柱长存大将雄风 。与洞石共温存兮,物我两忘;随云烟而飘渺兮,情景交融 。仙境岂只天上有,人间桂林胜蓬瀛 。
赏观山水如读史,穿越时空见辉煌 。历三万载,宝积岩先民遗址尚在;逾九千秋,甑皮岩智人踪迹犹彰 。吴起平南,此属楚国之地;秦皇一统,方为桂郡一方 。西汉伏波置县①,遂称始安;三国吴帝设郡②,仍用斯名 。此后名称因朝代而更易,文明随历史而嬗变 。黄巢反唐,自灵渠出兵中原;瞿张抗清③,在叠彩喋血山旁 。将军桥头,太平军炮毙清将;丽泽门外,蒋翊武就义法场④ 。蔡松坡主办陆小,育才心切;孙中山督师王城,北伐旗扬 。瑶民起义,数千儿女白骨抛荒野;红军长征,三万壮士碧血染湘江 。是役也,战事之惨酷,史册铭记;烈士之忠魂,丰碑昭彰 。日寇侵华,山城雄峙 。周公运筹,任公襄助⑤,抗日文化城风起云涌;三将成仁⑥,千兵赴义,桂林保卫战壮哉国殇 。星移斗转,天地苍黄 。大军南下,山城解放 。桂山举臂兮,欢呼共和丽日;漓水扬波兮,讴歌青史华章 。
历史有文化浸润,山水引文人弦歌 。历两千年南北融合,文明渐盛;赖上百代开发教化,俊彦益多 。史禄修凿灵渠⑦,堪称世界水利史奇迹;鉴真滞留桂州,曾在开元寺讲经趺坐 。独秀峰下,颜延之常诣读书岩⑧,晨昏吟诵;还珠洞内,范成大曾设鹿鸣宴,诗词唱和 。陈继昌三元及第,陈宏谋五代连科⑨ 。唐景崧捐资兴新学,康有为办报倡维新 。桂海碑林,二百石刻载千年历史;西山摩崖,百龛佛像传大唐风韵 。历代名士,笔墨纷陈 。韩退之咏“江作青罗带”,举世称绝;王正功歌“山水甲天下”⑩,四海传闻 。杉湖十子,八桂诗林称独秀(11);王况二公(12),清末词坛立昆仑 。八年全面抗战,上千名家纷至 。沫若亚子,茅盾巴金,田汉予倩,夏衍荃麟,胡风艾青,皆文坛之俊杰也(13) 。救亡图存,突起异军 。西南剧展,八省参演,极一时之盛;抗战门神,万户争贴,振九州之魂 。及至现代,贺敬之作《桂林山水歌》脍炙人口,朱徐二老咏明月峰成摩崖奇珍(14) 。至若桂林邹鲁,亦是鸿儒衮衮,才子莘莘 。马君武教育泰斗,白鹏飞法坛巨擘,梁潄溟一代儒宗,白先勇文坛奇才 。人文荟萃,于斯为盛 。
时代赐桂林机遇,改革使明珠生辉 。引外资,兴科技,新开发区崛起;强三农,促流通,城乡市声鼎沸 。三花酒、湘山酿、荔浦芋,香飘神州;沙田柚、罗汉果、弥猴桃,名扬海内 。奥运赛场,唐灵生李婷勇夺金牌;山水舞台,印象刘三姐长演不衰 。城建、园林并举,环保、旅游齐辉 。两江国际机场,频迎五洲嘉宾;国际会展中心,常开百业盛会 。漓江饭店瀑布,吉尼斯记录刷新;两江四湖水系,旅游船穿城来回 。乐满地、愚自乐园,看中西文化各展风采;莲花洞、龙脊梯田,令多少世人向往陶醉?国际旅游明珠,果然实至名归:环保称一流,魅力入十佳 。模范园林城名题金榜,优秀旅游城荣列前位 。美哉,桂林!
今日桂林,宜居城市,和谐家园 。琼楼栉比,繁花似锦;轺辂川流,游客如云 。居于此,各民族无不安居乐业;美在斯,众洋人纷来落户扎根 。阳朔西街,常有洋店开业;地球新村,惯见中外通婚 。居民精神生活,追求高尚文明 。为官以苍生为重,新桂剧《大儒还乡》倾倒观众;心灵与山水同美,李向群献身抗洪感动国人 。渔火节,河灯节,百姓同歌同戏;桃花节,山水节,宾主载舞载欣 。社区文化,多演山歌彩调;艺术之宫,常练书画棋琴 。每当晨昏节假,男女老少,或练功于山边,或漫步于江滨;或聚会于洲岛,或歌舞于园林 。各适所好,怡性陶情 。此中佳趣,令人痴醉 。陈毅诗云:“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妙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