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坡诗词 桂林文明诗词歌赋(11)


  •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 。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 。这位柴绍在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谋略出众,善于以少胜多,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劳 。消灭唐朝最后一个对手梁师都他还是主将 。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平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 。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 。
  • 梁红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 。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建炎四年春,韩世忠的部队领命专截金兀术的归路 。梁红玉戴着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指挥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百倍,一天战斗打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了黄天荡内 。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8000宋军对10万金军,包围敌军达四十八天之久,名震华夏 。1151年,韩世忠病逝 。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悒郁而逝 。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
  • 唐赛儿
    明朝农民起义领袖 。她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 。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 。永乐年间﹐明朝连年水旱﹐农民无以为生 。唐赛儿于十八年二月与刘信﹑宾鸿﹑董彦升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 。明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镇压﹐被打死 。明成祖又派人率五千人星夜驰赴山东﹐围卸石棚寨 。唐赛儿遣人诡降﹐起义军乘夜突围﹐杀死刘忠﹐转战安丘﹑诸城等地 。但终因官军众多﹐又遭山东都指挥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 。
  •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以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 。这种暴行很快扩大到郊区 。离圆明园5公里光景,有一个小村子,叫谢庄 。庄上有个精通武艺的冯三保,他18岁的女儿婉贞,从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学得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样样精通 。冯婉贞向父亲提出:敌人有洋枪洋炮,咱们应当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长矛的优势,冲到敌人跟前去拼杀,让洋人的枪炮发挥不了作用 。冯婉贞率领青年们在距离村子两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隐蔽起来 。下午四点钟,侵略军果然抬着大炮来了,这次他们来了约600人 。当敌人来到树林旁边的时候,冯婉贞拔出大刀,奋勇当先,率领青年们向侵略军冲去 。侵略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非常惊慌,队伍立即大乱 。他们想放枪,可是距离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强用枪上的刺刀与青年们进行搏斗 。冯婉贞带领大家,挥舞着大刀、长矛勇猛砍杀,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纷纷败退 。狡猾的敌人急于想摆脱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枪射击 。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诡计,率领谢庄的青年步步进逼,迫使侵略军始终不能用洋枪来射击 。这一仗,一直打到黄昏,英勇的谢庄青年打死侵略军100多人 。剩下的敌人,不得不丢下长枪大炮,仓皇逃跑了 。
  •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 。宝佑进士 。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 。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 。昰死,又拥赵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 。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军所败,负帝投海而亡 。有《陆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 。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 。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 。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 。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 。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 。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 。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毅然负帝跳海牺牲 。有《陆忠烈集》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