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哪首诗:敕勒歌全诗赏析和诗意解释( 二 )


匈奴作为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经常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冬季寒冷他们会南下寻找水草,夏夜酷热他们又会北上避暑,而阴山山脉的南北区域,正是匈奴理想中的宜居之地 。
世代生活在阴山的中原人民,自然不会将阴山一带拱手让给匈奴,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只是温情脉脉的文明,还有弱肉强食和残酷地杀戮 。
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便有力地佐证了在阴山曾经发生过无数的战争,而阴山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重之又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尽管在阴山下,在敕勒川,不计其数的人为自己的王朝在这里流过血,作出过牺牲,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南北的多个民族在阴山下相互团结,亲如一家,和谐共存,同谋发展 。
虽然那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现在也早已无处可寻,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我们在现实中失去的那些关于古代的浪漫的记忆,还可以到那些古老的民歌,到那些隽永的诗词里去寻找,去一遍遍地重温,一遍遍地怀想 。
而这,也许便是文学存在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