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路谁主沉浮的散文写法怎么样?( 二 )


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
本文是高中关于高三读后感的问苍茫大地 , 谁主沉浮——读《亚细亚的孤儿》有感 , 欢迎阅读 。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 , 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气魄和自信 , 一句“谁主沉浮”仿佛暗含着自己即将获取胜利的那种轻狂和自在 。但在时代的大潮中 , 浪淘尽的风流人物毕竟只有区区那么几位 , 大多数的我们 , 可能只能是这社会汪洋的一页扁舟 , 循着命运的轨迹一沉一浮 。而这正是我读完《亚细亚的孤儿》后的感受 。说来也巧 , 在看完《亚细亚的孤儿》之前正好读完了路遥的《人生》 。两本书虽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产物 , 但却同样描写了青年人在时代和命运左右后的无奈与迷茫 。不管是《亚细亚的孤儿》中描写的抗战年代的台湾 , 还是《人生》中展现的改革时期的陕北高原 , 虽然与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一定的距离 , 但书中主人公的那种心态却格外的让人熟悉与感同身受——那是在面对无形规范和约束后的一种迷惘 , 一种疑惑 。在没有了战火的今天 , 我们似乎依旧被束缚的很紧 , 踌躇满志的我们依旧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 这与多年前的青年才俊 , 似乎相差无几 。
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描写了日据台湾时期 , 主人公胡太明这个知识分子曲折蜿蜒的一生 。他早年依照爷爷的意思 , 接受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 , 骨子里就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仰和尊重 。但好景不长 , 日本所谓的“国民教育”逼迫着他不得不半路放弃他对传统的追随 , 进而进入日办学校进行奴化教育 。成年后 , 这种文化认同的模糊感 , 让胡太明更加无法找到自己的方向 。他跑去日本 , 但日本人并没有把他作为族人接纳;他跑去大陆 , 但大陆人却惶惶然要遣送他回台 , 生怕他是日本的间谍 。两边都没有的得到认同的太明只能悻悻地回到台
来源与互联网 , 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湾 。但千辛万苦回到台湾之后 , 太明却越发认不清台湾的面目了——腐朽的政府 , 悲惨的人民 , 破坏的环境让太明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 他才发现 , 原来自己就是那个没人要的孤儿 。终于 , 在历经亲人相继离去的太明 , 最终疯了 , 或许只有在紊乱的精神世界中 , 他才能解脱自我 。
看罢《亚细亚的孤儿》 , 我总觉得太明跟自己很像 。一样的理想主义 , 一样的热爱自由 , 一样的温顺随性 。面对历史滚滚的洪流 , 我们不敢揭竿而起 , 不敢慷慨赴死;面对社会种种的不公 , 我们只能暗自反抗 , 只能忍气吞声;面对种种天灾人祸 , 我们习惯了默默接受 , 自己吞下那难咽的苦果 。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顾虑和负担 , 在一次次的绝望后 , 我们能做的 , 终究还是隐忍 。我想 , 或许我们中国人的宿命就是这样 , 至少大多数是这样罢 。在经历了五千年风和雨的洗礼后 , 我们早已没有了棱角分明的轮廓 , 早已学会了强权下的屈服 。在一次次的抗争中 , 其实我们努力守卫的东西实在是少的可怜——无非是自己那一片小天地的安然与自在 。不管是哪个时期 , 中国人民都称得上的是最忠诚的“良民” ,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中华儿女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物质层面的范畴 , 已经深深浸染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中 。我非常爱用“和稀泥”这个词来形容我们自己——只要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 , 我们常采用一种极近中庸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温和 , 谦逊是我们一贯的态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不伤和气、和谐发展是我们一贯的目的 。哪怕是遇到极其荒诞可怕的事 , 只要没让我们活不下去 , 我们依旧习惯于自嘲式的笑笑 , 然后还是像和稀泥一样 , 忍一忍就这么“和”过去了 。当然 , 中国不乏充满激情、义愤填膺之人 , 他们往往是时代的弄潮儿 , 敢于挑战世俗的一切 。但不得不承认 , 我们中的大多数 , 还是习惯随着命运的安排 , 重复着自己人生的起起落落 。但让人难过的是 , 我们的这种温顺往往又有点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