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素大会取代诗词大会 央视诗词大会观后感

诗词大会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期cctv的《中国诗词大会》 。主要是以用诗词答题比拼的方式来享受这场诗词狂欢的,比赛没有像其它比赛那样严肃,更多的是以轻松的心态来品味诗词 。
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只答对了几道题而已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引起了我对诗词的兴趣 。以前背诗,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现在才觉得诗词是那么地源远流长,原来我们有的情绪、对事物的看法,诗词里也有 。中国的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给了人无尽的想象 。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或是“会当凌绝顶”的远大抱负,或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
在当今生活节奏那么快的时代下,也许不必跑到深山老林里养心静气,简简单单地读一首诗或词,就能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小天地 。可惜的是,现在的学生宁愿抱着手机看着电脑,也不愿抽出几分钟来品味一首诗词 。除了平时在语文课上背的十几首外,基本上学生没有接触到诗词多少了 。你读诗,诗就会回报给你个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
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我对诗词有了改观,慢慢地体会到了诗词的美 。希望有更多人也能爱上诗词,享受诗词带来的快乐 。
诗词大会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个 电视节目,叫《中华好诗词》,感受颇深 。
节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诗歌的女博士 们,从她们身上充分显示了诗歌对人的影响,她们个个朴素,沉稳,特别是总决赛中的两位女博士,让我印象深刻:李冰洁,身穿白色的 旗袍,看起来像 弱不禁风 的林黛玉,戴着眼镜,说话时声音婉转动听,有着
薛宝钗 式的 幽默感。王颖,号称冷面杀手,不喜欢笑,但是常常把对手吓出一身冷汗 。背诗时,她喜欢轻轻 踱步
,她不仅会背诗,还喜欢写诗,一上场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编的 小诗,既押韵又好听 。正是应了古人那句老话熟背 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节目中还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的年纪虽然小,但是却能把
《长恨歌》 背的滚瓜烂熟,还能背诵好多我都没有听说过的古诗 。连 范增 老师都对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个月内将 《离骚》
和杜甫的《秋兴》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为弟子!太羡慕她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够成为范增老师的弟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
看完这个节目,我觉得平时我背诗时还是太不熟练,真正到比赛的时候,有些背过的诗一时就想不起来了,尤其是当需要只背诵其中一句的时候,往往整篇都忘记了 。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背诗,不仅要背熟,而且要理解作者,理解作者作诗的意境 。
这真是一档好的节目,中华的诗词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 遨游 在诗歌的海洋吧!
诗词大会观后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的这首《咏梅》雍容大度,表达出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虽然“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同样适用于当前,在经济经济下行国际环境不利的压力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这首词把我们带到了2017春节后的央视的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太美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春光无限,尤其是唐诗宋词太精典了让所有的语言都荡然失色 。诗词大会集了海内外老中青少诗词爱好者,他们中有上至70岁的老者下有13岁的小学生,选手们知识面丰富,才思敏捷回答地非常精彩动人 。2016年春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开播吸引了我,在电视机前我也随选手一样在吟诗诵词,惊喜的是那些题并没有想象中难,我居然可以答对不少,仿佛也置身在(她)们之中 。
这第二季,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复旦附中的00后16岁的才女武亦珠气质如兰、颜值和才华齐飞,一句句古诗词从口中如行云流水,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台下的观众镇定自若,在第二个环节飞花令中从容打败北大博士美女陈更,成为第四场擂主,飞花令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实际上就是对诗词,双方所吟诗句,必须含有事先给定的主题词,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腹有诗书自华”小小年纪就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别人是手机不离手,她是诗词不离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