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格式|花圈挽联的写法

挽联格式(花圈挽联的写法)挽联格式|花圈挽联的写法

挽父亲:称,父亲大人 ,自称孤子某某某 (如母亲尚在称孤子,如母亲不在,称孤哀子)
挽母亲:称,母亲大人 ,自称哀子某某某(如父亲尚在称哀子,如父亲不在,称孤哀子)
一:父族称呼:
(1)祖父之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 。
(2)父之胞兄弟:称伯叔大人,自称脉侄 。
(3)父胞兄弟之妻:称伯叔母,自称脉侄 。
(4)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 。回称,贤叔,自称愚嫂 。
(5)侄妇:称贤侄媳,自称愚叔 。伯父,回称伯叔翁 。
(6)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
(6) 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
(7)祖母之亲伯叔:称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
(8)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
(9)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
(10)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
(11)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
(12)祖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姻兄,自称愚姨表姻弟 。
二:母族称呼:
(1)母之父:称外祖父大人,自称愚外孙 。
(2)母之内伯叔:称外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
(3)母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
(4)母之亲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
(5)母之脉侄女之夫:称表姊夫,自称姻弟 。
(6)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
(7)母胞兄弟:称舅父大人,自称愚外侄或甥 。
(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
(9)母之母:称外祖母,自称愚外孙 。
(10)母胞内伯叔母:称外伯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
(11)母胞兄弟之妻:称勐母,自称愚甥或愚外侄 。
(12)母服内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
(13)母胞姊妹:称姨母,自称姨甥或姨侄 。
(14) 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兄弟 。
三:妻族称呼:
(1)妻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
(2)妻之祖父:称岳祖父大人,自称愚孙婿 。
(3)妻之父:称岳丈大人,自称婿 。
(4)妻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
(5)妻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
(6)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
(7)妻之亲表侄:称贤表内侄,自称表姑夫 。
(8)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
(9)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
(10)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侄,自称愚内姑夫 。
(11)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黍子婿 。
(12)妻母之母:称岳母大人,自称黍子婿 。
(13)妻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
(14)妻胞兄弟之妻:称姻嫂,自称姻侍生 。
(15)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婿 。
(16)妻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
(17)妻胞姊妹之婿:称贤婿,自称黍姨丈 。
(18)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黍姨丈 。
(19)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夫母 。
五:姻戚称呼:
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愚弟 。
婿之伯叔:称姻兄台,自称姻愚弟 。
亲家:称姻翁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
亲家母:称姻母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
六:各亲称呼:
(1)女之夫:称贤婿,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 。
(2)侄女之夫:称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
(3)女之子:称贤外孙,自称黍外祖(黍上祖母) 。
(5)姊百思特网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
(6)姊妹之子:称贤外侄或贤外甥,自称愚舅氏 。
(7)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母),自称姻晚 。
(8)姑夫:称姑丈大人,自称愚内侄 。
(9)姑母之子:互称表兄(弟) 。
(10)女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黍姻外祖 。
(11)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
(12)姑母:称姑母大人,自称脉侄 。
七:师友称呼:
(1)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门生) 。
(2)业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
(3)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
(4)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你门下晚生 。
(5)业师之子百思特网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世侍生 。
(6)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