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怎么写?( 六 )


书的观点很多,我依然选择让我感触很深、我能够理解分析透彻并且和我自己有连接的部分来分享 。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你今天的不幸,都是你过去心灵受到创伤的原因 。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场大的灾难或幼年受到虐待对人格是会有影响,但死抱着过去不撒手,拿过去当借口,认为我现在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我过去心灵受过伤害所造成,让自己深陷于一种悲伤不能自拔的情节当中,那只会让你停滞不前,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只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积极意义,让我们正视我们的创伤,才会起到积极作用 。你自己过怎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
这让我想起去年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可以简单直白的告诉你,应该怎样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年的伤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深深的烙印 。(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 。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 。如果它还象下水道的出口一样嗖嗖地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你仍在听之任之 。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 。如果它是合理的,就变成金色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 。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他粉碎 。语言犀利,一针见血 。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
一直不愿意承认和接受自己有自卑感 。但心理学上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自卑 。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后,发现无论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要看你赋予他什么样的意义 。如果赋予他积极意义,你的自卑感,也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你的自卑感,其实是你不满足于现状 。所以不断要求自己进步,让自己变的更优秀的一种推动力 。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自卑感,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 。
而完全沉浸在自卑中,让自己变的越来越消极,便进入了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也被阿德勒认为是一种借口,一种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的借口 。其实安于现状也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只要能够符合自我满足、自我接受的前提条件 。但是,那是因为你愿意并且接受,与其他无关 。如果你已经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请审视一下自己,你是有一点点自卑感,还是深陷于自卑情结之中不能自拔?还是阿德勒的观点: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