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气磅礴英雄豪迈的诗词曲 大气磅礴的诗词

求大气磅礴英雄豪迈的诗词曲 大气磅礴的诗词

1、《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代:陈亮
不见南师久 , 漫说北群空 。
当场只手 , 毕竟还我万夫雄 。
自笑堂堂汉使 , 得似洋洋河水 , 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 , 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 , 舜之壤 , 禹之封 。
于中应有 , 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 , 千古英灵安在 , 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 , 赫日自当中!
释义:
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 , 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 。
当场伸出手来力挽狂澜 , 终究还要归还我的气压万夫的英雄 。
自笑身为堂堂的大汉民族的使节 , 居然像河水一般 , 向东而流(比喻对金人的朝拜) 。
暂且再向敌人的帐篷(穹庐)走一遭 , 将来定要征服他们 , 下次与金主再见就要在我大宋的属国使节馆了 。
是唐尧建立的城都 , 是虞舜开辟的土壤 , 是夏禹对疆域的分封 。
在这当中应有一个半个知耻的臣子站出来保卫国家 。
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 , 千古以来的爱国志士的英灵安在 , 浩大的抗金正气什么时候才能伸张畅通?金人的命运用不着多问 , 祖国将像光辉灿烂的太阳照耀在空中 。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宋代:苏轼
落日绣帘卷 , 亭下水连空 。
知君为我 , 新作窗户湿青红 。
长记平山堂上 , 欹枕江南烟雨 , 杳杳没孤鸿 。
认得醉翁语 , 山色有无中 。
一千顷 , 都镜净 , 倒碧峰 。
忽然浪起 , 掀舞一叶白头翁 。
堪笑兰台公子 , 未解庄生天籁 , 刚道有雌雄 。
一点浩然气 , 千里快哉风 。
释义: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 , 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 , 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 , 空阔无际 。
为了我的来到 , 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 , 色彩犹新 。
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 , 靠着枕席 , 欣赏江南的烟雨 , 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 。
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 , 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 , 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 , 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
忽然江面波涛汹涌 , 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 。
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 , 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 , 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 , 硬说什么风有雄雌 。
其实 , 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 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 , 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 水随天去秋无际 。
遥岑远目 , 献愁供恨 , 玉簪螺髻 。
落日楼头 , 断鸿声里 , 江南游子 。
把吴钩看了 , 栏杆拍遍 , 无人会 , 登临意 。
(栏杆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 , 尽西风 , 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 怕应羞见 , 刘郎才气 。
可惜流年 , 忧愁风雨 ,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 红巾翠袖 , 揾英雄泪!
释义:
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 , 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 , 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 , 何处会是尽头 , 这秋天无边无际 。
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 , 为何 , 报国又比登天难 , 为何 , 国家又如此腐败 , 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
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 难道说 , 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 , 在长空远飞离群 。
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 , 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
我看着这宝刀 , 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 , 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 , 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 天下知我者 , 还能有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