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男孩逃生记》观后感写法怎么样?


《二战男孩逃生记》观后感写法怎么样?


【《二战男孩逃生记》观后感写法怎么样?】该片源自于一个真实故事:1942年,在纳粹德国占领下的波兰,8岁的少年苏里克一家人逃离华沙犹太人区,他的父亲为了掩护他逃跑,被纳粹打死;苏里克的妈妈和兄妹生死未卜 。为了活命,苏里克隐姓埋名,用尤莱克这个名字过上逃亡的生活 。
片中许多细节与桥段令人难忘 。开场时,在躲藏的桥洞下,父亲告诉他自己有多爱他,所以一定要活下去;让他忘掉自己的名字,改用假名,隐瞒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还让他朝反方向跑,自己引开敌人 。这一切都体现出一位父亲在危急时刻,竭尽全力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将最为重要的事情告诉给他,甚至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孩子活命的机会 。仅仅是这个开场几分钟的片段就足以让人感动到热泪盈眶,因为全世界的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无私与炙热 。
还有电影前半段那群同样躲进森林逃命的犹太孩子们,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相互照应 。他们教会他许多生存技巧,这些技巧都在之后的逃亡中帮助了苏里克顺利地生存下去 。在寒冬中饥寒交迫,为求生倒在了一家人门口,女主人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波兰游击队,她对苏里克十分心疼,想尽办法将他伪装成波兰人,但因为有人告密只能继续让孩子逃亡 。
这一路上他受尽磨难,在农场工作意外痛失右手,年轻医生担心受到牵连不给他治疗,好心护士偷偷打针让他坚持,院长巡视发现后赶紧给他动手术保住了他的命;还有帮助过他的农场主人与工人、划船的老人、小姑娘一家,以及苏联红军抱他上坦克看远方的炮火,等等 。这些角色刻画的精准到位,他们的举动令人信服 。虽然饱受摧残,几度死里逃生,所幸一路上还是有许多善良的人通过临时收留,提供食物等方式帮助他 。人们善良同情之心使之能够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最终等来苏联红军解放波兰重新获得自由 。片尾,苏里克终于敢于公开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被送入犹太人孤儿院,还读了大学,六十年代在以色列与幸存的姐姐重逢,终于回归平静与幸福的生活 。
二战前夕,生活在波兰的犹太人约340万,占波兰总人口的10%,战后统计,这340万犹太人中,将近90%被屠杀或逃亡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建立起犹太人隔离区,再将他们关入集中营进行疯狂的劳役和屠杀 。这段历史,西方一直在反复提及,在许多文艺作品中都有体现,德国主流社会战后的集体反思,对于战争行为的悔过与自我救赎,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与宽恕 。
此片由德国拍摄发行,反思了人性的善恶与战争的悲剧,可我们那一衣带水的东洋近邻日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