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怎么写?( 六 )


之前,我看这本书总是囫囵吞枣,看到精彩的片段才会停下来好好多看一眼 。然而,一个从前毫不知情的作家,在我看来其实并不需要多认真的去读 。很快,我竟被三毛轻松朴实的语言所吸引,所牵引,常常是不由自主的想往下看 。
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很刻意、很特别地突出哪个道理,但是我却能够在三毛生活中发生的琐事,她身边的人,说的语言,都能知道其中包含的感情和韵意 。如还没有成年并不想被婚姻束缚却必须要离家嫁给陌生人的姑卡;如一心为爱追寻就算伤的遍体鳞伤也在所不辞的沙仑;如就算对方是杀害亲人的仇人却依然舍己救人的沙巴军曹;如一生为他人工作却无怨无悔、勤勤恳恳的哑奴……
我想,让他/她们变成如此不堪是因为自己,让他/她们历经约束的痛苦是因为命运 。
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出生不同,出身不同,生活也自然就不同 。无法改变的,这是命运 。
而不去争取,不去奋斗,不去努力,苦苦寻求出路,却坐以待毙,那受苦,受旁人冷落,受压迫,是自然的 。这是自己 。
这本书就是这样,想表达的不明显,却在朴实的语句中体会到三毛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在她的经历中,我学会了勇敢,也体会到了坚强与乐观 。
这就是这本书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