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蝉》是唐代文学家虞世南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白话文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
蝉能够“居高声自远”,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
《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
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
这首咏蝉诗是唐人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
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
作者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 。
三、四句借蝉抒情,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 。

【《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蝉(唐代虞世南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