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年贺词怎么写?( 二 )


元宵节贺词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民间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闹”元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代又称“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赏月观灯,竞猜灯谜,大耍“百戏”,同贺团圆,形成春节后万人空巷的娱乐高潮 。
最早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年间 。据有关史料记载,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 。公元前180年,刘恒成功地平息了吕氏家族的叛乱,恰巧是在正月十五 。他为了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一时间,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彩灯布满了大街小巷 。相传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有了街头放灯的习惯,从那时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之为“灯节” 。到唐玄宗时,元宵节放灯已发展成为规模盛大的灯市 。每逢正月十五就在宫中用绢丝扎成20节、150丈高的灯楼,上面悬挂珠玉金银穗坠儿,铮铮有声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盛况空前,文人墨客流传下众多状述其盛的名篇佳什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最为著名的当数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何等辉煌!“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红男绿女,彻夜欢歌,又是何等热闹!到了明朝,朱
元璋建都南京,规定从正月初八挂灯,到正月十七收灯,在南京秦淮河上高搭彩棚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东华门开辟了两华里长的灯市 。到清代,灯节更是盛极一时,花灯种类样式繁多,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 。
我国民间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 。据民间传说,元宵起源于春秋时的楚昭王 。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 。”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样团圆,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还有一种说法是,元宵的来历与唐高宗有关:有一年过年前,郭子仪率部西征,归朝后年已过 。唐高宗为了犒劳郭子仪,在宴席上上了一道香糯米做的柔滑的白圆团子,唐高宗定名为“唐圆” 。因唐圆是在元宵夜吃的,故叫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又称“汤圆” 。
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天官管喜乐,古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燃灯,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加倍重视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汉代仅一天,到唐代已变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从初八到十七落灯整整狂欢十天 。唐代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绘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