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英语主科地位|取消英语必修课( 三 )


第一 , 当下学校教育“加”的东西太多 , 而且还在与日倶增 。人们总在为教育做加法 , 即教育应该增加什么什么内容、应该强化什么什么方面、应该补充什么什么东西 , 如此“加”的结果 , 就是让已经重得不能再重的教育更加沉重 。从这个角度说 , 对英语教学要求的反思具有积极意义 。
第二 , 如果说教育不堪其重 , 考试为最 。考试原本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 但在中高考指挥棒下变成了不少学校的教育目标 , 甚至有教育管理者认为 , 凡重视一件事情 , 一定要在考试中体现 。把教育异化为考试 , 重了说是对教育的无知和浅陋;浅了说也是好心办坏事 , 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 。
第三 , 从高考历史考量 , 英语并不是一以贯之 , 不可撼动 。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 , 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 , 而是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 。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 , 文科加考史地 , 理科加考理化 。既然外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是后来不断强化而成的 , 为什么不能逐渐弱化而亡?
第四 , 从实际需要看 , 恢复高考40多年来 , 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眼下与当时百废待兴 , 改革开放急需大量外语人才相比 , 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 ,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外语作为一般性的工具使用 , 完全可以不用大面积、大数量地作为覆盖所有人的共性要求 。
第五 , 高考改革方案多年多种 , 语文、英语、数学三科必考似成定局 , 但想想看 , 所有考生三分之二基础内容考核是语言类考核 , 这是否合理 , 值得商榷 。
必须强调 , 我们多年下大气力改变的主要是教育内部的改革 。以高考为例 , 总是在考什么和怎么考上改 , 改来改去 , 高考为教育和全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减弱 。这提示人们 , 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必须全社会协同 , 教育内外齐动 , 改变全社会用人、选人和判断人的体制机制 , 而不仅仅是教育部门一家的精耕细作 。外语考试改革之争议 , 特别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 。
取消或者弱化英语教育是对还是不对呢?不能笼统地下结论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深入调研 , 设计具体方案 。比如 , 将语文和外语合并为语言考核 , 或将外语从必考的3科中改为选考 , 将必考3科中的外语改为综合题目 , 以适应当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 , 等等 。总之 , 降低英语学习在教育中的重量 , 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 , 太值得研究和论证了 。
英语学习需改进而非“翻烧饼”
中国教科院研究员 储朝晖
现在讨论要不要将外语作为中小学主科的问题 , 不妨先回顾与此相关的两件事:一是在1922年新学制设置安排全面开设科学课(物理、化学) , 这是此前数年当时的教育专家们对中国教育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是“不实”而提出的改进方案 , 当时遇到“无用”“条件不足”等一堆反对意见 , 后来的事实证明学过的物理、化学大多数学生确实没有直接使用 , 但对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提升、思维方式改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将20多年前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外语作为主科和现在有人提出取消其主科地位的社会与教育发展背景作一比较 , 便不难看出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 需要进一步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目标而做出的选择 , 尽管在教学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 , 这个决策对当下建设教育强国、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依然是没有错的 , 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措施将它落实好 , 而不是撤退或“翻烧饼” 。
从根本上说 , 外语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决定的 。这种需要一方面来自每个个体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视野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来自社会发展对个体的人类交往意识、跨文化理解力、参与全球竞争与发展能力提升的需要 , 它是国家竞争力和发言权的语言基础 。如果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世界使用率最高的外语 , 就可能让一代人处于语言孤岛而无法参与全球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