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古诗20首 三年级下册必背20首古诗( 三 )


注释
1.短篷——小船 。
篷是船帆 。
船的代称 。
2.杖藜——"藜杖"的倒文 。
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 茎杆直立 , 长老了可做拐杖 。
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 , 系了小船 , 拄着藜仗 , 慢慢走过桥 , 向东而去 。
阳春三月 , 杏花开放 , 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 , 下个不停 。
轻轻吹拂人面的 , 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
12.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注释
1.“自古”和“逢” , 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
2.“我言” , 直抒胸臆 , 态度鲜明 。
“秋日胜春朝” , 用对比手法 , 热情赞美秋天 , 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 , 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 , 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3.“排” , 推 , 这里是冲的意思 。
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 。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
万里晴空 , 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
13.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注释
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 , 在文德桥南岸 , 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 , 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
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 , 都居住在乌衣巷 , 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
入唐后 , 乌衣巷沦为废墟 。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 , 横跨淮河 。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
14.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 , 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 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 萧萧班马鸣 。
注释
1.郭:外城 。
2.一:助词 , 加强语气 。
孤蓬:蓬草遇风吹散 , 飞转无定 , 诗人常用来比喻远行的朋友 。
3.征:征途 。
4.随风飘转的蓬草 , 这里喻指远行的朋友 。
5.兹:此 , 现在 。
萧萧:马鸣声 。
班马:离群的马 ,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
译文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15.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 日暮掩柴扉 。
春草明年绿 , 王孙归不归?
注释
1.柴扉:柴门 。
2.王孙:贵族的子孙 , 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
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16.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
注释
1.有约:即邀约友人 。
2.家家雨:形容雨水多 , 到处都有 。
译文
梅雨天里的雨下个不停 , 青草从中 , 池塘里 , 青蛙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 悠扬悦耳 。
邀约的朋友怎么还没有来呢?已经过夜半了 , 怕是不会来了 , 我百无聊赖地闲敲着棋子直至灯花落尽 。
17.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注释
1.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 , 并说“不知何时飞来” , 故而得名 。
2.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 , 形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