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 四 )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到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震撼人心的顽强 。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 。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逃出了小说的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他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 。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爸爸妈妈拿着一张图片或是我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爸妈对我说,那是马儿,我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 。这些东西,《苏菲的世界》可以告诉你答案 。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 。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 。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 。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绝对能使你受益匪浅 。另外,本书的小说部分,苏菲所经历的一系列怪异的事情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盟友仙境》,让我们沉迷其中 。
对于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讲到的关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觉实在再恰当不过了,非常适用于我们现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 。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 。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讶于种种事物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打拼,不断的前进,也就越来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服的毛皮走区,于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束缚,不员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 。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来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毛不放 。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尘不变的话题: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一系列家庭的琐事,放在他们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