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诗文赏析和解释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诗文赏析和解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古来歌颂爱情忠贞的美好诗句之一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七绝《离思五首》其四,全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一. 作者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诗人、文学家,字微之,河南洛阳人 。元稹八岁时,父亲元宽早逝,家贫,由母亲郑氏抚养成人 。元稹性格耿直、豪爽,一生为官,曾经四次遭贬,大和五年(831年)暴病,死于任上 。
元稹年少负有才名,贞元十九年(803年),与白居易(772年-846年)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世称“元白” 。二人和张籍、李绅等诗人倡导了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 。元稹推崇杜诗,在诗词方面成就很大,其中最具特色的诗是悼亡诗和艳诗 。
元稹在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成就 。传奇,作为小说体裁之一,是唐宋之时以文言写的短篇小说 。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以个人经历为素材所写,该传奇叙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 。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西厢记》,内容就是源自《莺莺传》 。
二.《离思五首》创作背景 。《离思五首》是诗人元稹追悼亡妻韦丛所作 。韦丛(783年-809年),韦夏卿之女,贤惠端庄、通晓诗文 。韦夏卿时任太子少保,因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将来有好前程,于贞元十八年(802年),将女儿韦丛下嫁元稹 。
韦丛二十岁时嫁给元稹 。虽然家中一直贫困,但是夫妻恩爱,感情甚笃 。韦丛先后为元稹生下了五子一女,元和四年(809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 。
韦丛去世当年,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 。一起熬过了困难的生活,在生活转机之时,爱妻去世,元稹的悲痛可想而知 。韦丛下葬之时,元稹写了《遣悲怀三首》悼念亡妻,《离思五首》是后来元稹追悼韦丛所作 。
三.《离思五首》其四浅析 。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曾经沧海,曾经历过沧海多变的世道 。从字面的意思,理解诗句:我见过深广的沧海了,其他的水,我都不会在意!我见过无比炫丽的巫山云彩了,其他地方的云,都不算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句,源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除却巫山不是云”句,化用了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就修辞而言,两句使用了对偶和暗喻 。诗人元稹以妻子韦丛,或者以他和妻子韦丛的感情比作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韦丛之外,其他女色,再不会让他那样动情!以物托情,从任何角度,这两句诗都堪称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