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身心疲惫的诗词歌赋 古代优美的诗词歌赋

1《小重山》南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
 起来独自绕阶行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白首为功名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将欲心事付瑶筝 。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武陵春》宋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 。

【古代形容身心疲惫的诗词歌赋 古代优美的诗词歌赋】

分破云团月影亏 。
雪浪皱清漪 。
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 。
两袖清风拂袖飞 。
归去酒醒时 。
3《宣州谢佻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恭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4《满江红》元代刘敏中
昼景清和,南风扇、葛衣未试 。
知又是、梅黄时候,麦秋天气 。
宝鸭旋薰香篆小,绿阴生寂重门闭 。
有画梁双燕伴人愁,知人意 。
萤窗苦,貂蝉贵 。
穷与达,心如醉 。
个月来多病,不禁憔悴 。
讳疲怎谩衣带缓,怯眠却把窗儿倚 。
问阿谁、心绪正如今,还如此 。
5《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
拓展资料:
《小重山》,调见《金奁集》,又名《小重山令》、《小冲山》、《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玉京山》 。
相传这个词牌是韦庄所创 。
据说韦庄有一个心爱的侍妾,貌美如花且禀赋词翰,却蜀主王建夺去 。
身为人臣,韦庄只好压抑了自己的思念,作了一阕《小重山》 。
曲调一经唱出,凄婉异常,侍妾听后,竟抑郁而终 。
侍妾去了,因她而来的小重山调却渐渐被人们永久地记住 。
从此,《小重山》成了凄苦思念的代名词 。
《宋史·乐志》录宋太宗赵匡义新制乐曲亦有《小重山》,注入双调(夹钟商),盖借旧曲名另制新声 。
《词律》卷八、《词谱》卷一三均列有此调 。
武陵春,词牌名,双调小令,又作“武林春”,又以贺铸词中引用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句,别名“花想容” 。
以毛滂词《武陵春·风过冰檐环佩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
另有两种种变体 。
代表作有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
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一波三折,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
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
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等变体 。
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