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三 )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 , 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 , 除了感慨 , 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 。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 , 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 。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 , 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 。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 。既然说不
清 , 理不顺 , 那就必须再读一遍 , 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 , 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 , 才深深体会到 , 张狂也好 , 空泛也罢 , 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 , 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 , 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 , 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 , 题目本身太大 , 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 , 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 , 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 , 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 。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 , 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 。是的 , 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 , 呼喊 , 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 , 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 , 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 , 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 , 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化 , 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 , 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 , 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
文字 , 因为真 , 才会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