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古诗词书法 苏轼的诗书法( 五 )


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了,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 。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
苏轼是何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认为这与苏轼少年时代就具备的两种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 。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用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 。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 。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原你去完成理想 。”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 。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 。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 。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 。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
苏轼少年时代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 。他自幼喜欢《庄子》 。《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 。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 。——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 。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 。”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 。南冥东,天池也 。”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 。苏轼小时侯读《庄子》他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宋史.苏轼传)他是说从前内心也有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在读《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 。这是非常奇妙的 。说明苏子自幼就像佛家说的有慧根,对道学家说精髓有早悟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 。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苏轼的两点做人的态度会有教深一步的认识:
苏轼两点做人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 。而且贬官在外时,尽力为民办实事 。在风翔被人民称为“苏贤能”,在密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水灾,在杭州修西湖、建医院,惠州修桥梁,在儋州建医院、学校,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
三.苏轼的诗词
说起苏轼不说其诗词就像到了杭州没去看西湖一样 。
(一).苏轼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 。
苏轼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 。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题西林壁》则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 。它告戒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 。它也启迪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警戒 。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