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启功书法 启功诗词书法集萃你喜欢哪一首( 二 )


丁广茂先生从小喜爱书法,并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 。虽然长期从事飞行和部队工作,但始终坚持不懈刻苦学习和钻研书法理论,从欧阳询、柳公权入手,进而学习二王、董其昌等书作及现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书艺,主攻行书 。
并有幸得到启功先生的指点,成为启功先生的关门弟子 。丁广茂先生在书法创作中坚持继承与发展、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因而他的书法艺术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继承发展的创新精神 。他的书作结构严谨、笔画精到、笔意丰富、骨肉挺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多次参加书协、国家机关、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中央统战部和一些省市的展览及中国书画名家网的精品展,被多家单位和纪念馆收藏 。有的作为中国奥申委、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礼品赠送国际奥委官员和美国、俄罗斯、南斯拉夫、尼泊尔、瑞士、加蓬等国家驻华使馆,并荣获民间外交贡献特别奖 。
此外,被中国文艺家创作协会、国际中华人才专家协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香港行政区书画协会等七单位授予香港回归十周年最高艺术成就奖-紫金花金奖 。
5、赵仁珪
1942年6月生,北京市人 。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8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学历制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启功先生攻读古典文学,成为文革后第一届硕士研究生 。他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研究,同时还向启功先生学习诗词创作、书法理论和书法鉴赏,获益匪浅 。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古典诗词栏目担任主讲 。近年来,赵仁珪将主要精力转入“启功研究”,先后协助启功先生整理出版了《论书绝句》(注释本)、《启功口述历史》、《启功讲学录》、《启功韵语集》(注释本) 。
启功先生逝世后,又编辑出版了《启功先生悼挽录》、《启功先生追思录》等书,并先后撰写了有关启功研究的各种论文、文章三十余篇,结集为《启功研究丛稿》一书 。这些著作和文章对启功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学术成就作了较深入、较全面的研究,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启功先生提供了全面而准确的资料 。
启功,郭沫若书法你觉得谁的题写匾额好郭沫若主要是文学家,写诗比较在行,书法上也有造诣 。启功是书法家,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书法 。但若是谁写得好的话这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当然我个人更偏好后者,关注得也比较多 。下面给你说说两人书法的特点吧 。郭沫若善于草书,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展现了线条涩重苍厚、用笔起落急缓大胆的创造精神 。郭沫若早期有着碑学功底,至后来的融汇碑帖,再到晚年的风貌独立,显出激情洋溢、涤荡乾坤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 。郭沫若早年流亡日本,书风尚未形成,但其洒脱自然、洋溢着真性情的尺牍书法,亦显现出晋唐人的风致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郭沫若回到国内,为抗战奋笔疾书,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笔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其书法特点逐渐走向大众化:在字型结体、笔法起运、章法行气等,都有了转变,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疾厉昂扬,这也成为郭沫若书法走向成熟的前奏 。最终郭沫若书法成熟、风格更趋强烈、创作也更为旺盛,“郭体”渐渐形成 。郭沫若书法风貌精气饱满,形式与内容有新的开拓,风格的独创性显示出激情洋溢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成为二十世纪学者型书法家的一个典范 。启功主要成就在书法方面,自创“启体”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 。绘画风格构图严谨,手法生动,色彩鲜明,韵味悠长,尤其擅长山水竹石,极富传统文人画的意趣 。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并把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 。启功的字,重心不在传统的米字格的中心点,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他采用一个更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便是由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这种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较大,中间的分量较小,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并推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符合所谓的“黄金分割率”,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 。而且据我了解所知,璟祥拍卖12月份的秋拍中就有书法的真迹预展,若是感兴趣,倒是可以去关注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