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民族乐器诗词 找关于中国民族乐器的诗词( 十 )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大规模移民,将马头琴在内的蒙古文化传到了欧洲,俄罗斯也就有了马头琴,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民族乐器 作文今天不谈风月 , 不唱阳春白雪 , 更不呻吟爱情.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 , 听听他们好吗?
也许我们不曾注意到,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在熙熙攘攘的街边,演奏同一种断续的曲调 。他们默默地看我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 在落日的余晖里期待着有人会弯身投下一或两毛钱 。我不想称呼他们为“乞丐” , 至少它们在靠着自己的劳动生存 。他们也许蓬头垢面 , 也许受尽了白眼 。然而在我心目中 , 他们是有着另一种形象的 。
(一)二胡
也许是以前拉过二胡的原因吧 , 我对民乐 , 尤其二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每每在路上听到二胡的声音 , 总忍不住要停下细细倾听 。街边的二胡和我们演奏的不一样 , 少了一份飞扬与优雅 , 沉淀下来的是不进的沧桑 。这样的二胡多了一分真实 , 然而却有几分隐隐的涩涩的味道 。街边拉的二胡 , 弓上总是不擦足够的松香 。于是声音中自然没有那种奢侈的圆润 , 只是一味不加修饰的嘶哑 。二胡是低哑粗嘎的 , 长音萧瑟得像大漠苍凉的风 , 短音却是含混不清的喃喃 。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 那欲言又止的断断续续 。他也似乎并不是讲给谁听的 , 只是自言自语的咿哑 。二胡并不抱怨什么 , 它是纯粹的讲述 , 讲也讲不清 , 讲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总是看不到拉二胡的人的表情 。他们永远那么专注 。衣把弓 , 两根弦 , 这似乎就是他们需要的一切了 。而唯一能看清楚的是他们的手 , 也是黝黑的布满了皱纹 。只见可以看见硬硬的老茧 , 沾满了白白的松香粉末 。它们就这样 , 在同样沾满松香粉末的弦上移动 。颤指 , 揉弦 , 唱着那低哑的曲调 。多少次 , 我希望我能够走到一个拉二胡者面前 , 说一句:“你的琴音不准了 , 我帮你调调好吗?”然后在那把凝聚了他所有沧桑的琴上 , 轻轻的试几个音 。然而又是多少次 , 我犹豫了许久 , 却低下头从他面前匆匆而过 。我知道 , 我不属于那把胡琴 。
(二)笙
笙是凄凉悲怆的 。它清亮的声音一直追着人很远 。
吹笙的人盘坐在天桥的栏杆旁 。他的笙乌乌的 , 向他的脸一样 。他并不老 , 但脸上的皱纹一道道深深地陷进去 , 像刻上去的 。他吹奏的曲子幽幽怨怨的 , 也直想刻进人心里一样.傍晚了 , 他也许是累了 , 笙的声音轻飘飘的 , 那么虚虚的 。然而还是那么有穿透力 , 七转八弯地絮语 。总是那悲而不泣 , 哀而不伤的调子 。吹的人不觉 , 听的人肠子已经想要一寸寸断掉了 。每次我路过他 , 总是想办法快快走 , 然而却是逃不掉的 , 他的笙 , 清清亮亮的一路追下天桥 , 很轻很细的尾音在脑海中萦绕 , 使人忍不住想回头望一眼 。一回首却见他背对着夕阳 , 拖出细细长长的影子 , 而那凄清的笙 , 还是那样悠长……
(三)唢呐
我只见过一次吹唢呐的 , 然而这一次就让我永远忘不了 。
他站在繁华的街角 , 前俯后仰的吹他的唢呐 。唢呐的声音很独特 , 柔和中透着一股不羁的刚猛 。唢呐的音质也是很清很纯 , 不含一点杂质 。高亢的曲调 , 有那种冲破一切的洒脱 。天已经快黑了 , 我想他应该还没吃饭呢 。而令我惊异的是 , 他吹奏的调子居然是《喜洋洋》!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旋律 , 我很难想象以他现在的境遇 , 居然可以吹奏出这么喜气的曲子 。他不但吹奏出来了 , 而且发挥到了极致 。我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 但我可以肯定 , 怀着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悲戚的人 , 都无法像他这样 , 将这种曲调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这种东西装不出来的 , 我知道 。
他还很年轻 , 也许只是一时遇到了困难 , 不得不以这种方式为生 。但不管怎么样 , 我佩服这种乐观 。唢呐极富感染力 , 很快四周就围了很多人 。他装钱的小罐一点点满起来 , 已经往外溢了 , 还是不断的有人往地下放钱 。我想 , 大家都会祝福他的吧 。我很轻很轻的把钱放在地上 , 我不想让他认为这是一种施舍 。他还是发现了 , 礼貌的弯下腰来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