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送别 描写离别的诗句古诗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
2,《淮上与友人别》唐代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译文: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送别 描写离别的诗句古诗

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译文: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
4,《金陵酒肆留别》唐代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
译文: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 。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
5,《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唐代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
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
描写离别的古诗词送别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 。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 。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